协议达成!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性胜利”
经过激烈争论和彻夜谈判后,协议性胜当地时间20日,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全面气候协议,发展批准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中国这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利“历史性胜利”,意味着发达国家需为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协议性胜灾难性后果“埋单”。 不过,达成该协议尚未就基金如何运作、发展哪些国家应该出资等关键问题作出规定。中国发达国家的历史利信誉问题也成为基金能否落实的未知因素。与此同时,协议性胜有发达国家认为COP27在淘汰化石燃料和控温承诺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达成对此,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历史利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重要的是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际行动上。 20日,COP27主席舒凯里在闭幕会上宣布达成全面气候协议。(法新社) “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 “当COP27主席舒凯里(埃及外长)敲定协议的小木槌落下,疲惫不堪的外交官们在会议大厅里鼓起掌来。”《华盛顿邮报》20日这样描述协议通过的一幕。英国《卫报》则对幕后磋商作出更详细报道:原定于18日晚结束的COP27会议延长超过36个小时,在很多阶段,协议看起来都无法达成。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和尖锐言辞,特别是在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不断就某个用词争论不休。经过彻夜谈判,最终在红海破晓之际,各方就东道主埃及起草的一份协议达成共识。 “今天在沙姆沙伊赫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COP27在官方推特上兴奋宣布。《卫报》称,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当极端天气对贫穷国家的物质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时,为其提供经济援助。CNN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逆转,标志着美国和欧盟等长期反对者首次同意建立该基金,这些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 与会的肯尼亚代表团成员瓦奇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一度导致谈判暂停。最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勉强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他说:“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CNN援引气候专家的话称,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团结,发挥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影响力。 这个胜利令发展中国家欢呼。非洲国家集团气候谈判小组首席谈判代表卡洛加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时刻”。他说:“30年的耐心等待……这是全球公民的胜利。”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里·拉赫曼的发言获得掌声,她表示:“这不是接受慈善,这是对我们的未来和气候正义投资的首付。”法新社称,该国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洪灾,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灾难的象征。 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称,就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消除了更广泛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不过,气候专家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CNN说,基金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仍不明晰。协议文本在关于何时开始运作以及具体如何筹集资金等方面留下许多问题。《纽约时报》报道称,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由24个国家代表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在未来一年里研究该基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哪些国家和金融机构应该出资以及资金应该流向哪里。很多关键问题都留给了未来的谈判。 尽管发达国家终于同意帮助较贫穷国家,但仍藏着不少心机。《华尔街日报》援引参与谈判代表的消息说,该基金的援助目标是最脆弱的较贫穷国家,这是富裕国家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们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相反,富裕国家还希望中国、海湾国家以及其他“高收入”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卫报》称,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对此强烈反对。这一争论占据了上周末的大部分谈判时间。 此外,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告诉CNN,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但不包括责任或赔偿条款。报道称,长期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试图避免此类规定,因为这可能使它们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法律责任和诉讼。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此前公开表示,损失和损害与气候赔偿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出钱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将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任何资金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努力很可能遭到共和党反对。《纽约时报》提到,发达国家10年前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没有兑现。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 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数十项决议。除了“损失和损害”基金,COP27还通过一份最终声明。据法新社20日报道,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并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中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但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国家在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仍存在分歧。欧盟此前威胁,如果在排放问题上得不到更好承诺,将退出谈判。但在20日凌晨结束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没有阻止最终声明。不过,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仍对声明中未保留敦促各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的措辞表示不满。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解决气候危机,但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特约记者 陈 欣
- 最近发表
-
- 经济衰退趋势加剧 英国11月综合PMI仍接近21个月新低
- 浙江:枸杞、黄酒等9批次食品不合格
- 财经早报:海外最大中国ETF单月净流入100亿 多家上市公司筹划发行GDR
- 发改委:加快推进普通国道建设 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
- 上海立法保护“最柔软的群体”: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视频监控记录至少保存90天
- 北京延庆多地调整风险区域等级
- 普京签署法令:获取俄罗斯公民身份的简化程序扩大至全乌克兰居民
- 苹果汽车要寄了?传CEO库克不愿意投入资源量产
- *ST星星、ST星源、桂东电力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投资者可准备索赔
- 纾困减压 稳岗扩岗 前五月已有273万户企业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9亿元,惠及5189万人
- 随机阅读
-
- 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25%,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
- 对标小米12S moto X30 Pro价格曝光:卖6000多元
- 民航局:6月份民航旅客运输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46.2%
- 深圳锚定“工业立市”战略 4万亿新征程奋力开启
- 欧股集体高开 德国DAX指数涨0.3%
- 中邮证券黄付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国产化品牌将全面崛起
- 博主吐槽进茶卡盐湖得先坐30元区间车,当地回应将取消收费
- 斯里兰卡何以至此?危机已潜伏数年,南亚旅游胜地前路茫茫
- 国电南瑞董事长冷俊:亟需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 国家发改委: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
- 5G、Wi-Fi 7速度倍增背后,被忽略的「功臣」
- 什么情况?机构积极发行,这类产品销售竟不如预期!投资者、业内人士这样说…
- 辽宁沈阳市内九区:暂停中小学、托幼机构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线下教学活动
- 物业企业上市热潮逐渐退烧 龙湖智创赶上晚集?
- 上海:灯具市场四成产品不合格,涉佛山照明、科伦蒂......
- 国盛证券:维持安踏体育买入评级 Q2流水表现优于预期
- 电子烟产品寄递新规发布 每人每天限寄一件
- 发改委: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罗文才:中国会有涉及数万亿美元融资的重大转变
- 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提上日程,哪些机构进入评估范围?影响有多大?
- 搜索
-